7月30日,北川县擂鼓镇猫儿石村一片忙碌,村民们在部队帮助下,永久房地基已清理完毕,建材正陆续运来。村头,一块大广告牌上贴着猫儿石村的设计图,颇具羌族风格的民居颇为惹眼。目前,北川的曲山、擂鼓两地已启动永久性住房建设,并将很快在全县铺开。临时过渡住房建设任务将于8月10日前全面完成。
特大地震使北川遭受毁灭性打击。震后,北川在县内外落实了364个临时安置点。将过渡安置房建设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县级机关部门。截至7月28日,北川全县累计建成临时过渡板房19055套,落实板房修建面积279处共计89万余平方米。全县自建过渡房1.6万余户。
北川出台了 《灾后农村建设永久性住房的实施意见》,干部和部门实行联系分片包干责任制,“包建房、包入住、包稳定、包安全、包风格”。目前,全县永久性农房已开工382户,平整地基279户。在农房选址上,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开危险地区;在农房规划上,集中区域重点规划,散居点尊重群众意愿;在农房设计上,力求体现羌族特色;在建房资金上,实行分类分档补助,对绝对贫困户和低保户给予优先照顾。并对农民自建永久性住房给予免征相关税收、适当贴息贷款的政策。截至7月22日,北川县财政已拨付农房重建补助资金1.73亿元。
[书记感言]
重建要争极重灾区的第一
■ 北川县委书记 陈兴春
“8月10日前,北川所有受灾群众都将住进过渡安置房,过上安稳的家庭生活。”
北川灾情重,社会关注度高,群众重建愿望迫切,这些因素决定了北川的灾后重建任务异常繁重。尽管矛盾多,但我们一定要3年建设一个新北川。
这是因为我们具备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的干群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精神,各级党组织战斗力强,灾区干群重建家园的积极性高。在外部条件上,国家和省上出台一系列促进灾区重建的政策和措施,社会各界对北川的支持力度也很大。
7月30日,对口援建省山东的第二笔援建资金到达北川。此前,山东已拨付1.8亿元的援建资金。我们还与山东商定,在未来的新县城中建设3平方公里的北川山东工业园,用市场的手段吸引企业入户。这个工业园3年之内年产值要达到100亿元,税收超过10亿元。这将为新北川奠定后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目标是在规划、灾后重建质量、速度、效率等各方面都要走在极重灾区的前列。现在的北川干部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但大家毫无怨言。我相信,通过努力,一个充满活力、羌民族特点鲜明的北川将呈现在世人面前。(记者 李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