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编辑感言 |
|
2008/8/7 9:30:32 来源:中国建设报 |
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家园重建,牵动着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心。灾区的重建,需要详尽的地质勘察和整体规划,因此,灾区重建的启动还需要一段时间。只有尽快安置好受灾群众的生活居住,才能让他们安居乐业。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为受灾群众建设过渡性安置房,让受灾群众早日拥有一个温暖和相对舒适的家,早日投入灾后自救的家园建设中。
目前,过渡性安置房的建设正成为建设部门和灾区各级政府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为指导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的住宅建设方面专家编制完成了《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一书,以便科学、规范、全面、有效地指导过渡性安置房的建设,以期将受灾群众安置得更快、更好、更安全、更舒适。
接到编制的任务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了以副总建筑师刘燕辉为首的十多位专家的编写组,将有关的规范和资料汇总,结合地震灾区的现状,制定了简明、实用和科学的编制原则,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编制而成《导则》。
《导则》处处体现了科学、合理、周到、方便的特点。
在编制过程中,为了适应四川汶川8.0级地震灾害后居民过渡性安置房建设紧迫性的需要,编者考虑了受灾地区的地理、地质等自然条件和受灾群众的文化习俗,并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结合震区现状与房屋生产的条件,从建设规划和房屋建筑两个方面着手,建设规划从规划选址、布局原则、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的设计,从安置住房、供水、餐饮、医疗点到商品零售,从建筑材料使用及其安装到无障碍设计、厕所等,皆规划得详尽而明确,为妥善安置群众的生活和临时住所提供了有力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获悉《导则》编制的消息后,主动与部科技司联系,承担了《导则》的出版和发行工作,并全部免费赠送。出版社为此召开专门会议,安排编辑人员、印制人员和发行人员全力以赴,从接到书稿以后,仅用一天半的时间就将《导则》印刷完成。
为了满足建设安置房工程单位的需要,他们立即用特快专递将书寄送给承担安置房建设任务的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的建设主管单位以及灾区的县市的有关部门。北京建委得知后,又打来电话,希望再购买200本书,出版社马上派人将所需图书送上门,当天晚上就跟随北京市运送安置房材料的专列前往灾区。
面对来自各方的肯定,《导则》的编制人员和出版人员表示,能实实在在地为灾区重建做一点实事,我们感到十分心慰。 曲汝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