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灾情 | 关怀 | 救援 | 反思 | 感动 | 重建 | 评论 | 小常识 | 视频
青岛市规划局援川行动纪实
2008/8/13 8:45:24   来源:中国建设报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面对着数万生命的逝去和一片废墟的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要冷静地思索。  

  青岛市规划局在援建救灾的同时,立足青岛自身实际,根据本市建筑设防的标准及以往地震发生的等级、规律等相关资料,充分借鉴国内外城市防震工作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整套防震规划措施。  

  编制完成《青岛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  

  一是在城市中规划一定数量和面积的避震疏散场所,在设置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抢险救灾部队营地、直升机停机坪、医疗抢救中心等内容。并按紧急避震疏散场所、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和中心避震疏散场所三个层次分期进行建设,并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公园、广场、学校等大型公共建筑。  

  二是根据我国地震抗震标准分设计规范等规范,严格按照我市新建建筑设防标准,对城区和农村房屋均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学校及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适当提高。  

  三是对在役的建筑有关部门应分期进行抗震鉴定,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应有计划分段、分期地进行加固;在抗震救灾中起关键作用的医院类建筑,应提高其抗震救灾功能的可靠性;学校等大型公共建筑中不满足抗震要求的优先加固。  

  重视抗震技术指标,将抗震评估纳入规划审批  

  按照抗震防灾相关法规,把建筑工程抗震性、安全性的评估工作作为规划选址及建筑审查的前置条件。大型建筑或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必须计算出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并接受地震主管部门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般建筑设计上也要求进行抗震设防,与施工图设计一起审查。建筑抗震报告书经过相关部门确认无误并通过审查后,才能领到施工许可证。施工中也必须按照抗震设防的要求落实,否则就无法通过验收,不能交付使用。将抗震理念融入规划审批始终从项目的选址、设计、结构、材料、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一是建设项目的选址要避开地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影响的地段,并考虑房屋走向和震向的关系。二是在城市高密度的楼宇中要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做到能够避险防灾、及时疏散。三是在建筑设计中,加强建筑设计与结构等专业的协调,摒弃片面追求建筑造型的新奇独特,忽视建筑整体抗震性能的现象。四是加强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监管,避免在利益的驱使下减少钢筋数量,甚至以次充好现象的出现。  

  规范农村规划建设工作,提高村镇抗震能力  

  积极开展村镇建设抗震设防工作,努力做到从建设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使村镇建设整体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着力抓好四个工作:一是规划先行,结合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统筹考虑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增强农村地区综合防灾能力。二是将农村民居抗震工作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提高住房建设设计,审批质量。四是加强监管,保障农村民居抗震质量。 于海  王可 

打印】【关闭】  
  + 图片动态 更多>>
北川20余套民居重建设计方案出..
广西建设系统抗震救援队返桂(组..
广西一批环卫设备及时发往四川灾..
宋继东厅长赴四川灾区看望慰问..
自治区建设厅广大党员踊跃交纳..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广西建设信息中心